足球广告营销足球集锦专栏跳水战报日报
在2025年的马德里WTA1000赛女单第二轮比赛中,中国网球新星郑钦文以4-6、4-6的比分不敌俄罗斯选手沙塔波娃。尽管比赛失利,但郑钦文依然吸引了大量关注。巴黎奥运会网球女单冠军的热度持续高涨,过去30天内,郑钦文相关热搜个数超过30个,阅读量近10亿,讨论量近40万。
超高热度下,郑钦文背后的网球商业场也悄然展开了一场激烈的较量。各大运动品牌纷纷出击,希望在网球市场中分一杯羹。例如,法国品牌Lacoste将塞尔维亚天王德约科维奇请到长城;ON(昂跑)则邀请费德勒站台,并升级成为2024年上海大师赛赞助商;特步高调宣布赞助WTA武汉公开赛,为其后续网球产品的推出预热;耐克则借势郑钦文奥运夺金的热度强化品牌与本土网球运动的联结,举办了多场线下活动。
对于其他品牌尤其是中小型品牌而言,郑钦文只有一个。如果想要在网球市场中获得一席之地,品牌们必须想尽办法挖掘网球资源。以球员为例,如果把范围扩大到世界排名进入过前100名的中国球员甚至是青少年球员,企业们可选择的对象一下子就多了起来。赛事、装备甚至是场地,都成为了品牌们争抢的广告位。
过去的2025年第一季度,多个中小型运动品牌或选择强化专业形象,或是从大众维度出发,在网球领域刷脸。法国品牌乐卡克(LeCoqSportif)于3月30日与湖州国际红土网球中心达成战略合作。之前签约了“中国网球一哥”张之臻的K·SWISS(盖世威)于2月末和上海久事网球队签约。后者是目前国内头部网球队伍,先后培养出了吴迪、张之臻、肖霖昂、刘汉屹、陈奕如、马若希等多位球员。
显然,网球运动的“热”正催生网球营销资源的“更热”。体育营销变现机会增多,许多品牌开始关注网球营销。网球赞助相关的咨询明显变多,这是国内外机构的普遍共识。关心网球营销的客户体现两大特点:一是多领域的客户都开始注意到体育营销的重要性,池子里并不只有海信、TCL这样长期关注体育营销的企业;另一个则是舍得投入。此前国内某流媒体平台曾通过王健毓的公司接触西班牙某知名球员,开出了一年上百万美元的合作价码。
作为商业化程度极高的项目,网球头部球员的商业价值一直很可观。随着项目整体热度的提高,有限的头部资源被争抢完毕后,腰部球员就有了更多机会。虽然有了更多机会,但对于腰部球员来说,收益更多是资源置换,赞助金额较之前没有较大变化。
社交媒体兴起后,一些球员、教练转型做自己的网球自媒体。品牌会Seeding(赠送产品)以在KOL(网络红人大号)的账号内容中有露出。当然这也是单次项目合作。现在的一些青少年球员有机会直接和品牌签约,除了得到装备之外,还能获得签约现金。价格就取决于球员代理人的谈判能力了。不过无论多少,‘现金+资源置换’的模式已经比我们那一代球员成熟很多。
除了球员,体育营销公司也是这一波网球热的受益者。利益驱使下,越来越多的体育营销公司将更多精力放在网球业务上。像郑钦文这样青少年时期就被头部体育经纪公司IMG签下、接触到耐克等顶级资源的球员在网球界中是极少数。大部分球员并没有固定的经纪人,因此有意签约的公司们主要还是通过像LeoncitaSports这样的体育营销机构去接触所谓的腰部球员。
一个成熟的经理人,在拿到需求的第一刻脑子就开始转了,首先看预算范围内有什么比较适合的球员,在现有的人脉库里找形象合适的球员,看看球员身上有无可挖掘的亮点,他/她现有的成绩能配合品牌做什么营销活动。
尽管热度不断攀升,在许多业内人士看来,国内网球经纪的成熟度依旧不足。这与网球项目本身的体量有关。根据凯度咨询报告,2024年中国网球参与人数为2098万,市场规模预计达367.5亿元。尽管这一数据较往年显著增长(参与人数同比提升10.2%,市场规模增长14.4%),但与足球、篮球等传统大众运动相比仍存在量级差距。公开数据显示,中国足球核心爱好者群体超1.5亿人,中超联赛热门场次门票收入甚至能突破5000万元;篮球更以超过3亿的日常参与者数量稳居全动榜首,相关产业规模超千亿元。
在创立自己的体育营销公司之前,王健毓为另外一家海外体育营销公司工作,当时她所接手的大部分项目主要来自足球。界面新闻发现,国内比较知名的体育营销公司诸如EMW体育、邮人体育都优先发展足球、篮球项目。即便网球业务增多,大部分体育营销机构都还没有专门的网球业务组,多是让足球、篮球项目的专员兼项。
同时,经纪人资源也主要往足球和篮球靠拢,“毕竟经纪人是要赚钱的,单纯为爱发电得不到支持很难继续下去。所以有限的精力和资源势必会往能带来收益的方向靠拢,无论是和头部运动员搭上关系还是积极争取品牌客户。”
品牌方面,耐克、阿迪达斯等体育巨头长期关注青少年球员的表现。早在2004年,耐克就开始在国内举办耐克中国青少年网球赛。耐克方面告诉界面新闻,2025年,赛事继续聚焦国内排名靠前的优秀青少年,并重点打造海外通道,为中国球员创造国际交流机会,“品牌始终密切关注中国青少年球员,签约了多名下一代未来之星,以保持耐克在网球领域的卓越地位。”
跟踪网球项目十几年的体育媒体人凯撒和界面新闻谈到,中国网球商业化的发展已经离开了起跑线,处于初步加速阶段。“更多运动品牌下场接触网球了,不再只是耐克、阿迪达斯、YONEX、Wilson(威尔胜)、HEAD这几个熟面孔。来自酒业、科技等不同领域的企业也在关注网球。”
以今年的澳网为例。作为和中国市场联系最紧密的网球大满贯赛事,今年澳网赞助商名单中中国企业占据三席。泸州老窖是赛事三大AssociatePartners(联合合作伙伴)之一。2024年还只是赛事中国及东南亚官方独家咖啡合作伙伴的瑞幸咖啡“升咖”,在第三级别的Partners(合作伙伴)上谋得一席之地。家电企业海尔则作为“新面孔”在这一级别赞助商中出现,一口气与澳网签约了3年。
不过凯撒建议,网球人还是需要相对冷静地看待“郑钦文效应”给行业带来的影响。他指出:“中国网球的一些结构性问题依然存在。比如上升途径单一。青少年球员在国内比赛机会时变多了,然而国内的积分体系还没有和国际接轨。这一波热度明显是人带项目,而不是项目带人。谁也不知道下一个郑钦文什么时候出现。”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
版权声明:本站严格遵守《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》,仅分享已标注来源的公开事实信息,不复制原创内容。若权利人认为内容侵权,请于30日内联系,我们将立即核实并删除。网站邮箱;leyu666@gmail.com 通知邮箱谢谢!